大黃為常用中藥材,歷史悠久,為泄熱通腸,涼血解毒,逐瘀通經的要藥。馳譽于國內外,深受世人矚目,為我國傳統出口中藥材之一。主產于青海、甘肅、寧夏、四川、陜西等省的廣大地區。野生家種均有。下面就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種植大黃的施肥技術。
苗床多選擇于山間向陽的腐殖質與生荒地,及時開荒整地,除去雜草石礫,挖地耙細,修整苗床,作成140厘米寬的高畦,并視土壤肥瘦酌量施以堆肥或人畜糞作為基肥,然后播種。播種又分秋播和春播2種,春播于3月初進行,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;秋播于當年7月下旬,8月上旬采種之后立即進行,育成苗后,于翌年7~8月定植。播種方法,撒播條播均可。如條播,行距23~27厘米,開淺橫溝播種其中,覆蓋以草木灰,厚度以不現種子為度,并蓋以藁草,防止鴉鵲啄食種子。如果土壤干燥,播種后應適當澆水,以促進種子的發芽。種子發芽后,除去蓋草,并注意澆水和施2~3次稀薄的糞水,促進幼苗生長。幼苗過于稠密時,須間苗拔草,保持10~13厘米遠1株,才能獲得壯苗。幼苗在初冬的地上葉片枯萎時,應用草或落葉完全蓋好,避免凍壞,到翌年春季解凍,幼苗開始萌發之后,才能揭去。每667平方米需要種5千克左右。四川和甘肅宕昌等地育苗1年即可移栽,但文縣地區需2年才能移栽。
整地移栽:栽地一般選擇荒地,越高越好;栽培黨參和菜子的熟地種植大黃也好。如用生荒地,可在移栽前1個月將地里雜草鏟除燒灰,然后深翻35厘米左右,充分碎土;熟地亦應翻地1~2次。周圍修溝排水,然后挖穴,穴深17厘米以上,株行距各68厘米左右,穴內可施有機肥,作為基肥。春播的于翌年3月,秋播的于翌年7月將幼苗或根芽移栽穴內。每667平方米需種苗1500~2000株,能夠栽的幼苗、塊根有中指粗壯為宜,并需剪去幼苗的側根及主根的細長部分,這樣,便于定植,又能增進品質。然后將幼苗直栽于穴內,每穴1株,覆以細土或草木灰,壓緊根部。如土壤過分干燥,栽后澆水定根。
大黃為耐肥植物,施肥是提高大黃產量的重要條件之一,而且能增強有效成分的含量,一般在移栽時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500-800千克,以后每年結合中耕除草施肥2~3次,每次施用有機肥500千克。第1、第2年秋季每667平方米施磷礦粉30~40千克。
以上就是關于種植大黃的施肥技術,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。
|